1.从全球看水质管理的必然趋势过去的相当长时间里,在联合国以及世界银行所发表的涉及饮用水问题的权威性报告中,所用的是"缺乏干净安全的饮用水”、“不卫生的水”一类词语、就没有"水质”这一概念的位置。“污染”本来是指水质不良的原因或观象,从美国的发展看、事实上在美国等先进的国家同样存在对水质认识的过程,在法律非常完善的美国法律体系中,直到1965年美国才有水质法案《WaterQualityAct》,到1972年成立国家水质委员会(NationalCommissiononWaterQuality)、而国际水污染控制协会(IAWPC)改名为以“水质”为主词的国际水质协会(IAWQ),也说明了这个认识过程,中国的发展可以借鉴这些经验、走跨越式发展之路、提出水质管理的概念。
2、水质问题是水资源缺乏的主要形式水质是最基本的概念,我们必须认识到当代的水资源首要问题是水质、是水质普遍恶化的问题。从广为传播的水资源人均占有率以及缺水国家的国家排名榜这类只论水量的权威信息中,于是就认为水量是水资源的首要问题,而达不到一定水质标准的水资源,水量博多也不具有使用价值,还可能有不同程度的危害性。中国的许多水乡缺水、就是水质问题造成的。我们称之为水质型缺水,水质型水资源缺乏成为主要形式。而从实际的统计来看水质问题造成的损害,已经确实超过洪涝灾害损失。
3.水质管理目标中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2200m3,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在132个国家中居第82位,这当然是一个严峻的事实,但是更为严峻的是,由于水质平均不良,中国lm3水的使用价值含量不仅会远远低于排名前面的一些发达国家,还会低于排名后面的发展中国家。
我国通过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和探索,逐步进入了水质管理的时代,通过水质管理,不仅lm3的水可以保存它的完整使用价值,还可在重复使用的过程中起了超过1m3的作用,从而提升水环境的承载力,提升水生态的承载力,有效保护水环境,维持水的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的良好状态,满足社会经济持续全面发展对水的需求,这就是水质管理的目标。
我们目前采用的各类水资源管理手段无不以水质管理为特征,如城市污水集中处理、水环境水功能区的划分等等,就是要解决不同的水质,满足不同的需求,达到发展和需求的平衡的目的。
4.城市水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以水质管理为基础我国在水质管理工作中,必须坚持以保证城市供水水质为中心、以污染治理为重点的原则,切实做好污水处理和水源保护工作;必须坚持精简机构和依法治水的原则,凋动企业、行业和政府主管部门的主动性,充分发挥国家水质中心、国家站、地方站在供水水质管理中的行业监测和行政监督作用,借鉴国外先进的水质督察体系,实现有中国特色的城市水质管理体系。
5.城市供水的水质管理的内容城市供水作为一种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其水质应能满足不同类型用户的使用需要;作为一种商品,其水质应符合法定的质量标准。这是城市供水水质管理的核心问题,也是需求管理的重要方面。供水水质的优劣不仅取决于水源的水质状况,还取决于水厂的制水工艺、供水设施条件、供水管网输配系统等,因此城市污水处理、供水水源的保护、供水水质的控制、应是水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用净水机、厨房净水器、中央净水器及无盐软水机、软水器等净水设备导购平台—家用净水设备网
水事易相关咨询请扫码